自行車的運動傷害

自行車的運動傷害  


作者:蕭裕宗 台中澄清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文章來源:http://goo.gl/tJuI5W

自行車是很安全的運動,在運動醫學上,可以用來訓練肌耐力、心肺功能;又因為它是一個閉鎖鏈型的運動,也就是說,肢體末端是被固定的-腳踝是固定在踏板上,對於關節的穩定度要求較低;相對的,跑步是開放鍊型運動,因為腳可以自由活動。自行車也是個不負重的運動,對關節的衝擊性較小,針對一些下肢運動傷害的的運動員,如籃球、足球選手常見的十字韌帶傷害,自行車是早期訓練肌力恢復的很好選擇。


但是運動難免會有傷害,自行車的運動傷害,決定於運動本身的特性。
 

自行車運動的特性 ─


1 時間長、重複性高:
自行車運動是個高度重複性的運動,就是不停的轉轉轉;再加上運動時間較長,你可能會騎一兩個小時以上,以每分鐘踩90轉,騎兩小時來算,共計90×60×2=10,800轉。因為是不負重,所以對關節的負擔與傷害並不大,但是對於肌肉、肌腱及韌帶而言,每一下的肌肉收縮,所累積下來的壓力,卻是個不小的負擔。


 2 較固定的姿勢
騎車的姿勢變化不大,九成以上的時間是以坐姿騎乘,這樣長久固定的姿勢,對於脊椎的壓力是最大,所以頸部與腰部疼痛,也不在少數。另外,長時間坐在坐墊上與握住把手,對於局部的神經血管的壓力也不小,手麻及會陰麻木,以及對於男性性功能的影響,也都常被提及。
根據統計,自行車的運動傷害,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行車本身的關係,也就是說,自行車不合身,導致你騎車的姿勢不對,而衍生出來的傷害是最常見的。買一台自行車時,你先要決定車架的大小,再來就是坐墊要多高?龍頭要多長?把手的位置要多高?注意到這些細節,大概就已經讓你免於80%以上的傷害了。接下來的細節部分,諸如座墊前後傾的角度,煞車把的位置,把手的弧度與寬度,這樣子,傷害就會遠離你了。


常見的自行車運動傷害 ─
以下我們介紹常見的傷害,以症狀作為區分,對於大家比較容易瞭解,不用去管太多診斷的定義。
 
A.膝蓋前疼痛
生理特性:
膝蓋前方有一塊浮動的髕骨,它與股骨之間是有一個像滑車一樣的關節。髕骨的作用是使膝蓋不管是在什麼角度,四頭肌都可以有效的施力,使膝蓋打直。這個滑車關節的受力,與膝關節角度成正比。膝蓋打直時,幾乎不受力;蹲下時,可以達體重的七倍。這裡容易有傷害的結構有:四頭肌肌腱、髕骨韌帶、髕骨軟骨軟化等,因為鑑別診斷上不是那麼容易,一般常以「膝前疼痛症候群」作為總稱。
常見原因:
1 座墊過低
造成膝前疼痛的原因,最常見的是因為座墊過低。運動騎乘用的自行車,不要跟一班通勤的代步車一樣,座墊放低,方便隨時停下來。應該調到適當的座墊高,髕骨的壓力才不會過大。一般而言,在這個高度下,你是無法坐在座墊上,腳還可以著地。
2 檔比過重
適宜的檔比,可以讓你輕鬆的60-90的轉速騎乘,低於60的轉速,使力已經過大,不適合長時間的騎乘。這很多是因為很多人不好好利用變速器,變速器最重要的功能,不是讓你騎快,而是讓你不管在什麼路況,上坡、平路、下坡,都可以維持一定的轉速。數秒數數看,你是不是每秒踩不到一圈?這時,該勤於變速了。
 
B.膝蓋外側疼痛
生理特性:
從臀部外側股骨的大轉子到膝蓋外側,有很大一片髂脛束覆蓋住,它會慢慢的變小然後附著到腓骨上,你可以很容易的在膝蓋外側上方,摸到一條很硬像繩子一樣的東西,這就是髂脛束。如果髂脛束的柔軟度差,它就會造成在股骨的大轉子與膝蓋外側的摩擦,並且使你踩腳踏車時的膝蓋會左右偏,或者是膝蓋外開,這一點很容易從騎乘者的後方看出。
常見原因:
1髂脛束延展性下降
會影響到髂脛束延展性的因素,主要有彎腰、四頭肌外側與股二頭肌的力量,與髖關節的角度。在自行車又剛好是有一點前趴彎腰、髖關節屈曲,再加上外側四頭肌與股二頭肌的力量是用的最多的。因此,這個狀況也十分常見。
2 關節活動度
在關節穩定度方面,髖與踝關節相對是固定住的,膝關節較活,容易內外偏。而膝蓋正常的活動度,是限於伸展屈曲,只有非常小的旋轉,內外偏並非正常的動作,膝蓋也就容易受傷。
3 硬體的因素
自行車上的設計,也有一點會影響到膝蓋的位置,那就是兩側踏板之間的距離,我們簡稱為q factor。這個距離,應該與輕鬆站立時,兩腳之間的距離同寬。差距太大,越容易有傷害。這一點也要考慮到男女之間的骨盆寬度不一樣。女性骨盆一般較寬,通常比較適合較寬的 q factor,另外若同時有騎登山車及公路車,也要注意到登山車的齒盤一般比較寬,踩踏時也要多注意。